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

單身,預示天國的臨在?

前天去了佐敦的聖安德烈堂崇拜,很久未聽過這樣深刻的講道了。

牧師John Menear講的,是哥林多前書7章25-40節。經文談及保羅如何看獨身問題。除了驚訝一次在朋友的婚禮上,有人用這段經文作訓勉外,我對經文的印象,其實不怎樣深刻和特別。

John一開始先說了經文的一個重要歷史背景:當時的信徒,有的剛經歷完耶穌被釘死、埋葬、復活,然後升天。他們並認為、期盼着耶穌很快會回到地上。

「弟兄們,我是說時候不多了。從今以後,有妻子的要像沒有妻子的……因為這世上的情況都要過去。」(林前7:29-31,新譯本)

如此,我們明白,保羅在這段經文裏所表達的對獨身的觀點,是在當時的背景下而有的。知道這一點非常重要,因這表示在現今的21世紀,我們不能很浮面地理解這段經文,而是需適度地調節理解。

我是想,適度地調節理解,正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感情,沒有一個普遍處理的所謂「法則」,根本是充滿着無數個我們控制不到、未可知的變數,如社會環境變遷、歷史因素等。單以一種關係,是很難描述、捕捉到我們跟上主的關係的。

很多時候,我們(教會的傳統?)卻是很單一地、不假思地只用夫婦的愛,比喻基督如何愛教會(保羅也的確這樣講過);又用新郎迎接新娘,預示教會在終末與基督結連。

John Menear在講義大綱中,最後一點卻這樣說:Singleness in celibacy foreshadows heaven

在世獨身,也可以預示天國的臨在?

我想,我們的愛是有quota的。意思是,在有限的心力與時間下,能建立多少和有幾深入的關係,必然是每個人都有所不同。而且,兩者很多時是此消彼長的——當我們要顧及家庭的需要,又有多少心力和時間,是花在社區裏關心那些失業、貧窮、行乞等有需要的人?有家室的人,機會肯定是比獨身少的。

John說得好:獨身,其實給了我們機會,去實踐基督群體、團契的意義。

在世獨身能預示天國的臨在,很在乎我們是否願意把那有「quota的愛」,延伸到範圍更闊、更廣的群體去。身邊有些人選擇「獨身」,其實出於自私的理由——不想負責任,不願意承擔,不願去愛。保羅在緊接着的第10章說,凡事都要榮耀神。所謂「獨身」,不是指從此可過一個自私自利,不用理會、關心其他人的生活。榮耀神,其中一樣要做的,就是在世實踐上帝的國度,以愛去連結一個更大的群體。

我們的生命是否精采,很在乎我們如何釋放愛這東西——哪管對象不同,這一刻還未找到另一半的朋友,卻是有更多機會領會愛的真諦。

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

生日,總是感恩的時刻

很感激身邊每個人送上的生日祝福。自己這幾年生日,總是懷着感恩的心面對。

年紀大一年,生命裏遇過的人、經歷過的事也就多一點。感受,亦自然愈多愈深——尤其當回首建立過的種種關係的時候。

這陣子,在接觸已故英國神學家Colin Gunton的思想。他以三一論建構的神學,其中一個想法,是我印象很深刻的。意思大約是這樣:一個人感到自己存在的意義,是基於他/她與其他生命有關係上的聯繫。

我們一出世,註定要跟這世界,無論是人、是動物產生關係。

Facebook是偉大的發明,它提醒我活在一個大大的關係網中。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有那麼多朋友;也從來沒料到那麼多朋友跟我說生日快樂。

沒錯,打幾隻字,按一個掣是很容易的。但不打、不按,更加容易。朋友選擇送上祝福,都提醒我跟他/她在關係上有所連繫。有些祝福字句,還勾起了跟他/她過往的種種片段……

看着一些獨一無二的關係,想到自己有份參與在他們的生命旅程中,我,是有一份實實在在的感覺。

他們,同時走進我的生命中,實實在在、或多或少建立了我走過的路;他們在生日時送上的心意,都提醒我,自己的生命是在跟他們的關係上建立起來的。

我感恩,因為朋友的心意表達,無論是祝福、禮物,都不是一定要給我不可的。他們主動送上,這,叫恩典。

生日是值得慶祝的,但不是生日本身值得記念——人世間那麼多痛苦,「不幸」地生於這世上,還有什麼好慶祝?是我誕生這世界後,有人記念我的誕生,並為我不可知的前路、未來更多個生日送上祝福,這,才值得慶祝高興。  

那種興奮,是一份實在地存在在世界上的感覺。

一如早幾年,我今年的生日願望,是廿多年前生下我的媽媽身體健康。因為她,我才得到以上那份實在存在在世上的感覺。我身邊的親人、朋友,才叫我的生日值得快樂;

我的生日,永遠是我要感恩、感恩、再感恩的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