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

童年的消逝

剛看完Neil Postman的 "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"(中譯:童年的消逝)。Neil Postman當時的處境,可說是媒體革命的第二浪,亦即電子科技普及的年代。他基本的論點是說,由於圖像無須如識字般,用長時間去學習並用抽象思考去理解,當圖像被大量電子媒體(如電視)作為傳播工具,就會令成人的「袐密」(原預計待小童長大成人後才能了解的東西,如深奧的知識理論、涉及性、暴力的事情)「滲透」至兒童階層。用我們現代的術語,就是「早熟」。童年與成人的界線逐漸模糊,「童年」這概念也就慢慢消失。

文化研究這東西,正如馬傑偉所抱持的信念指出,還是身處的情景最為重要。於是我想,到今天互聯網發達、人們所說媒體革命第三浪的年代,Neil Postman的分析,是否仍然適用?

無論Neil Postman的分析是否正確,有一點可以肯定的,就是圖像的運用在互聯網的年代,比他身處的時代更盛行。但我想,若互聯網真令「童年」這概念消逝,極可能因它為我們製造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。

身邊的同事、親戚,都因子女在學校的學習而叫苦連天——網上學習、「每日一篇」、每天十幾份功課。新高中的通識科,就是回應世界的大趨勢,建立一個全人教育(香港教育局語),令香港成為一個以知識型經濟為基礎的社會(曾蔭權語)。用一個比喻說,就是我們要於最短時間內,在一張白紙上寫滿一大堆高深的學問和公式。

結果?同事的小孩晚上11、12時才睡;親戚的子女周一至周日都要學這學哪,什麼公文數、奧數、英文班;最慘是父母有時見孩子太過辛苦,要「代子從軍」網上做功課。整家弄得喘不過氣、疲累不堪、極度唔開心……(唔開心事小了,很多家庭衝突由此產生)

童年,不該是開開心心的嗎?

坦白說,我很慶幸自己比現在的兒童早出世十幾年。那時一班同學仔放學後中意踢波,就去踢波;中意放學後跟朋友傾偈,就去傾偈。讀書的壓力是有的,但沒人會「監」得你像現在般厲害;除了課程裏的東西,沒什麼「不學是會死」的。我的童年充滿自由亦不乏樂趣。這,是我要感恩的。

但我仍為今天的孩子憂心:他們長大後,可曾想到自己有過童年?除了身理上,成長,對他們來說,究竟是什麼意義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