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

信徒羣體應對新媒體發展的神學思考

常聽到新媒體對這世代影響甚大,由個人工作、娛樂到整個社會的發展,我們都不能忽視它。而教會群體,亦已察覺到它的影響力。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:新媒體究竟是什麼?

我們現在常說的新媒體,是自上世紀90年代興起的。自此,新媒體與人們的關係,日漸緊扣。不同學者嘗試從不同角度,為新媒體下定義,但他們基本上有一些共識——新媒體之所以被稱為「新」,至少乎合兩個條件:第一是技術或電子運算層面的創新(例如光纖技術的發明);第二是它改變了人類舊有的社交、溝通、傳遞信息的模式(我們經常接觸的Facebook, Twitter就是一例,哪管我們喜不喜歡這模式)。有學者甚至加多一個條件,就是它(例如因數碼化科技)能改變我們的溝通內容。

Facebook這新媒體社交網站為例,它就是以互聯網技術,使我們可不用電話,也能在電腦面前,以打字即時與朋友溝通;而我們在Facebook Wall上貼出來的東西或內容,也因一種能即時回應和對話的方式( “Like” “Comment”),得到延伸或發展。

不過,有一點我們要注意:新媒體之所以稱為「新」,是對應着所身處的時代、區域或羣體而言的:15世紀的古騰堡印刷術,是當時的新媒體技術;對科技資訊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來說,一部普通的收音機或電視機,已是當地人的新媒體。

不同羣體對新媒體的來臨,反應不一。而現今香港教會羣體,大部分人對新媒體的反應又是怎樣的?

大部分信徒對新媒體的反應
對於天真地以為媒體就只是一種工具、是中性的 (Technological Instrumentalism),然後滿心感謝上帝賜下這時代的一個新方式,可藉此積極地傳福音的觀點,在這裏暫且不論。以觀察所知,大部分稍為對媒體生態和使用文化(有學者稱之為 “Technoculture”)有一點思考的信徒,可分為兩種:

一批信徒(這不是標籤,但以觀察發現,當中可能年青信徒會較多),會熱烈擁抱新媒體的來臨。他們有的會認為信仰能因此變得豐富多采,因為自由的網絡世界,讓他們得到各樣信仰資源;也能因此暢所欲言,對教會的權力宣洩不滿,也能更新信仰。(耶穌昔日不是對法利賽人痛罵有加嗎?!)對新媒體的來臨,他們是抱持樂觀態度的。

另一批信徒(觀察發現,當中可能年長信徒較多),則很小心謹慎,甚至抗拒新媒體的來臨和使用。最常聽到這批人的說法,相信是「Facebook令人際關係變得冷漠、沒有了真正的團契生活」、「Facebook會令人變得更自我中心」、「網上世界色情資訊氾濫,又太自由,可胡亂罵人,簡直是引人犯罪的魔鬼!」等。對新媒體的來臨,這批信徒是抱持懷疑、甚至是悲觀、否定的態度。

以上對媒體的看法,有不少或許是有道理的。但我們得小心,無論是樂觀或悲觀的想法,背後,很可能只是一種對媒體發展和影響簡化了的概念——過分地以為媒體能足以左右、決定或主宰人類社會的發展。

學者稱這種論調為科技決定論 (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)

科技決定論
最常被人引用為科技決定論例子的,是人們對電視興起的反應。電視在上世紀初發明,到二戰後、上世紀中葉,以美國社會為例,電視的普及程度,幾乎已去到一個家庭擁有一部電視。

但當電視這媒體慢慢發展至80年代,有一班學者開始擔心它對人類社會帶來壞影響。最出名的,莫過於美國學者Neil Postman1985)。他在著作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中,表達了自己怎樣擔憂電視會令社會的教育質素變差、人們的思維變得表面化等;另一位,則要數本身是神學家的Jacques Ellul1985)。他的著作The Humiliation of the Word,書名已充分地表達了他對影象會衝擊文字書寫,及其背後思維模式的憂慮。

兩位學者的觀點,其實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地方。尤其他們對影象和書寫這兩種媒體的分析,確有不少獨特和啓發性的想法。但他們的主要論調,即科技決定論的觀點,卻遭受不少學者批評。不少人覺得,現實世界根本沒有如這批科技決定論者般說得那樣糟糕。媒體學者Terry Flew2002)甚至精采地形容這種悲觀的科技決定論為 “Implicit Elitism” “Misplaced Nostalgia”;同樣,樂觀的科技決定論,亦未免忽略了我們是活在一個現實 (Reality) 與虛擬 (Virtuality) 相互影響的世界。

不是科技決定論,可以是什麼?
與科技決定論論調相反的,是社會形塑科技的觀點 (Social Shaping Technology, SST) 。這觀點近十多年被學者廣泛地使用。它指出,社羣和科技的發展是一個相互形塑、決定的過程(Lievrouw & Livingstone, 2006);從事媒體與宗教研究的Heidi Campbell2010),更發展出一套宗教社羣形塑科技 (Religious-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) 的研究框架。Heidi Campbell的這個框架,建議我們在研究媒體與信仰羣體時,四重必須檢視的地方:

一、回顧歷史,檢視某宗教社羣的傳統 (religious tradition and history),在羣體一直以來對新來臨的媒體所採取的態度和反應,能找出蛛絲馬跡,稍為掌握到他們是如何與新媒體互動的;

二、該宗教社羣在這時代本身是抱持着什麼信念和價值觀的?(contemporary community values and priorities)

三、協調階段。甚至是該宗教社羣如何以創新的方式去應用新媒體? (negoti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by the community)

四、該宗教社羣內部怎樣凝聚了一個論述框架,給予某一新媒體的使用一個說法和理由? (communal discourses applied to justify use)

社會或宗教社羣形塑科技的框架,告訴我們媒體不只是工具(我們可完全駕馭它),也非如洪水猛獸或上帝之手,決定着我們的現況和未來。媒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但我們要弄清焦點,也不要過猶不及,高估了媒體本身的地位。

這框架告訴了我們一件事:我們與媒體的關係,是一個相互形塑的過程。一個社羣的文化會被媒體的文化改變,但同時,一個社羣的文化能改變媒體運用的文化;彼此被對方改變,也會改變對方。

羣體性、文化踐行的力量
Heidi Campbell是從社會科學和媒體研究的角度出發,看宗教與媒體之間的關係。上述那四重檢視的細節,在此不贅。身為信仰群體一員,關心的或許是:這框架可會給我們一點啟迪,然後讓我們嘗試從神學的角度出發,對應和思考新媒體的發展?

首先,社會形塑科技的框架,告訴我們是羣體的力量,而不是一個人,能決定使用媒體的使用文化。社會形塑科技這框架的重要性,是重新肯定羣體有能力形塑人類社會的將來。

這對今天的教會羣體,有什麼啓迪?

與其說Facebook令人際關係疏離,我們其實可以想想,Facebook是否可用來加強連繫,如開設組羣,以增進溝通?這裏,我不是採取科技決定論的論調,而是想帶出:一方面,信仰羣體在應對新媒體文化過程中,羣體的判斷 (discernment),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另方面,是想挑戰我們的信仰羣體:我們是否相信在現實中,我們有能力以羣體的某種生活模式,去形塑媒體使用的文化——我們要明白,現實世界 (Reality) 與虛擬世界 (Virtuality) 本是相互影響的。我們面對面的教會團契生活狀況是怎樣的?我們是否明白我們弟兄姊妹內心的真實世界?

如果教會羣體的責任是踐行天國的價值、一同活出上帝子民應有的樣式,那麼,信仰社羣形塑科技的框架就提醒我們,教會羣體,是能夠不一面倒地被世界上的文化改變,而是有能力形塑世界上某些文化——我們毋須想得要改變全世界,但擁有形塑的能力,就至少告訴教會是可以透過活出自己一套與世界不同的文化價值,做到抗衝,讓人得見何為上帝的國度,給這個世界另一個生活的選擇。

認真檢思信仰的核心價值
要做到此,關鍵是我們這個信仰羣體,要先弄清自己所信的、所抱持的價值觀是什麼。

四重檢視框架中的第二點,正正提醒我們要好好檢視我們信仰羣體的核心信念。基督信仰,包含了天主教、新教和東正教。而三者當中又有不同的宗派或分支。我們所屬的羣體,究竟抱持着什麼獨特的信念或價值?這與其他宗派和分支有何不同?如有不同,哪為什麼我們都屬於基督信仰的羣體?我們有什麼信念和價值,是一起在擁抱着的?

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反省。我們必須先認真檢視、進深、弄清我們的信仰核心價值。幾個反省的問題,是迴避不了的。例如,天國的價值是什麼?福音究竟是什麼?是個人得救死後上天堂?若然如此,我們根本無須關心媒體的發展;也無怪乎我們為了傳「福音」,說媒體只不過是一個工具,因為我們把福音抽離了現世所身處的文化脈絡來理解——總之,一套靈魂得救死後上天堂的褔音能傳開去就是了。知道自己死後去那裏才是最重要!連帶要反思的問題也就是:教會的使命是什麼?如何踐行這些使命?

現在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。只有弄清類似的幾個核心問題,我們才知道我們該抱持什麼信念和價值不放。

但同時,四重檢視中的第三點告訴我們,我們的信仰內容,是會與媒體的發展氣候相互協調和影響的。時代不斷發展,我們要認真思考信仰本身有沒有什麼可承轉、活化的地方。

當深切地思考以上問題,我們就不會因每次有新媒體來臨而反應過敏。因為,我們本知道我們在抱持着什麼文化、過一個怎樣的生活。

要做到此,是要經歷一個殊不簡單的過程。但肯定的是,我們要先開放自己,然後反省和深思所相信的,才可把一個反思過的信仰,帶進下一個里程。

參考書目:
Campbell, H. (2010) When Religion Meets New Media, London ; New York : Routledge

Ellul, J. (1985) The Humiliation of the Word, Grand Rapids, Mich. : W.B. Eerdmans

Flew, T. (2002) New media : an introduction,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pp.35

Lievrouw, L. & Livingstone, S. (2006), Social Shaping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CTs, Handbook of New Media (Updated Student Edition), Sage Publications Ltd 

Postman, N. (1985)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, New York: Viking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